潍坊嵌银厂有限公司(原潍坊嵌银厂),建于1954年,2007年改制。潍坊嵌银漆器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独有的特种工艺品。早在1915年,潍坊嵌银漆器就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被授予“最优奖”。 潍坊嵌银厂有限公司所产的“潍坊牌”红木嵌银漆器有一百多个品种,上千余种花色。“潍坊”牌红木嵌银漆器先后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银杯奖,“全国轻工业博览会”金奖,多次荣获省优、部优。“嵌银博古文具”和“红木仿青铜器文具”被轻工部定为中国工艺美术珍品并由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永久保存。是中华老字号企业、山东省老字号企业;成功申报了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5月“潍坊嵌银髹漆技艺”获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同时还被评为潍坊市十大文化品牌之一。曾为人民大会堂山东厅设计制作了红木嵌银漆器大座屏,装饰了国务院、中南海、玉泉山、天安门城楼的接待厅、国家领导人接见外国元首的会客厅—涵元殿等,并成为国家馈赠外国领导人的礼品。
国外主要畅销于日本、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意大利、德国、荷兰等十几个国家。嵌银产品多次出国展览,并作为国家礼品馈赠外国友人。
∨∨∨展开∨∨∨
潍坊嵌银漆器有一套完整而复杂的制作工艺。
首先是胚胎制作。能工巧匠们选择十分贵重的红木,经过锯、刨、开榫、下卯、雕刻等工艺,制成各种器具。
然后在这些初步成型的器具上贴上画好的设计图案,再用刀或铲精心刻出各类造型。
接着就是嵌银丝了。艺人们用小刀按贴好的纹样在红木器具上刻画出细槽,将几缕经过锻打后拔成不同规格的细细的金丝或银丝,镶嵌在划出的细槽里,再用小锤砸紧砸实。金银丝嵌好后,对已雕刻和嵌丝的制品进行反复打磨,直至磨光。
接下来的是上漆。先对器具上色上灰,再涂以七遍大漆,再把金银丝上的漆色除去,使镶嵌到木器里的金银图饰显出古有的本色。
多年来,经过广大传承者的辛勤努力,反复研究,潍坊嵌银漆器工艺日臻完善。在继承前人绝技嵌法的基础上,又创造了粗细丝配嵌、金银丝配嵌、砸尖等嵌法,根据题材的不同运用不同的嵌法,达到了完美的艺术效果。
∨∨∨展开∨∨∨
康金春
康金春,男,汉族,1965年6月出生,大专文化,现任潍坊嵌银厂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副总经理。1983年于潍坊嵌银厂参加工作,199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展开∨∨∨
李玉坤
李玉坤,女,汉族,1972年2月出生,职高文化,现为潍坊嵌银厂有限公司嵌丝车间嵌丝工人。1994年于 潍坊嵌银厂参加工作。是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获得者,潍坊市劳动模范,潍坊金牌工匠。
∨∨∨展开∨∨∨